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近日看到关于北京收紧户籍制度的连续报道《落户北京收紧》(2015年3月2日)、《通州试点积分落户作用有多大》(2015年2月16日)、《北京削减应届落户指标 毕业生突遭解约》(2015年2月12日)深有感触。笔者认为这种非市场化的手段是无效的。世界上的特大型城市没有哪个可以靠户口来限制人口规模的,必须要相信市场的力量。笔者首先提出一个观点:“只有人人可以落户北京(上海)”的时候北京(上海)的人口规模才能得以控制。目前中国区域间收入的差距持续缩小,收入已不再是人口流入特大型城市的主要原因。因此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依然持续上升的原因是那些非经济因素,笔者将他称为隐形收益,其中最为重要就是教育与医疗。 根据人口流动的理论,当收益减去成本为负的时候,应该看到拥有北京(上海)户籍相对低收入人群首先向周边地区反向流出。最理想的状态是北京(上海)户籍人群把老房子卖掉后到河北(江苏)购入新房。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出现,其原因是隐形收益的存在,此时收益减去成本依然为正。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可以落户北京上海的时候,隐形收益就会下降。比如北京(上海)参加高考的考生增加,录取率必然下降。特大型城市的居住的魅力也会随之下降。更为极端的情况下,北大、清华(复旦、交大)等高校将北京(上海)的招生名额按照报考比例投放周围各省的时候,北京(上海)户口的收益就会直线下降,就会出现相对低收入的北京(上海)户籍人口流出北京(上海),因为在其他地区的收益上升了。 这种靠市场力量调节人口规模也有利于特大型城市自身的发展。只有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人(经济收益较高)的人群才会流入北京(上海);相反生产率较低的人(经济收益较低)的人群会流出北京(上海),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福利并没有下降,因为可以到河北(江苏)享受大房子,并在当地报考北大、清华(复旦、交大) 改革需要壮士断腕的精神,尽管会损失一部分人的利益。虽然笔者也是当前户籍制度的收益者之一,但是我坚信只有靠市场的调节才能最终控制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。
话题:



0

推荐

朱宏飞

朱宏飞

1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名古屋大学经济学博士,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讲师, 主要从事微观计量经济学以及统计学的研究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1篇
  • 文章归档
2015年 1篇